安全配资 工商并举 打造县域经济标杆

发布日期:2024-07-23 12:44    点击次数:162

  3月24日至27日安全配资,2024年潮阳区两会召开,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会议传递出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潮阳实践新局面的信心与决心。

  潮阳作为汕头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区县,汕头市委、市政府赋予潮阳打造传统产业创新示范区和县域经济典型区的目标定位,在汕头现代化建设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新的一年,如何乘势而上、大干快上?潮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凝心聚力构建“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激发“工”的动力

  2024年,潮阳区继续聚焦汕头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导向,加快形成以千亿元纺织服装和五百亿元能源产业集群为引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潮阳区目前最大的支柱产业,过去一年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305亿元、占地面积5100亩的汕头国际纺织城实现“拿地即开工”,首期建设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和纺织工业园主体结构封顶;都市智慧产业园一期23万平方米厂房建成,已有14家企业进驻;天浩锦纶功能性锦纶高分子新材料项目首期2万吨建成投产,填补粤东锦纶面料空白。

  新的一年,潮阳区将深入实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动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和纺织工业园区128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全面启动都市智慧产业园二期22.5万平方米建设,支持天浩锦纶、荣昌纺织、亿威泰等龙头企业继续增资扩产,积极引进一批锦纶、氨纶项目。

  能源产业是潮阳区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过去一年同样取得亮眼成绩——总投资67.27亿元的华电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共发电32.7亿千瓦时;和平“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建设;华能5、6号机组新建项目、华电二期扩建项目、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推进。新的一年,潮阳区将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构建风光火热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潮阳区将支持万盛兴、新通达、宝克、乐普升、怡佳塑胶、丰利达等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贸”的水平

  在“工商并举”的融合发展之路上,潮阳区商贸物流取得了蓬勃发展。去年,总投资30亿元的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基本建成;全区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22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6.6%和22.6%;全市首个头部物流企业总部项目圆通速递广东(汕头)智创园落户潮阳;全区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5.74%、15.14%;快递业务量增长40%以上,总量突破8亿件。

  今年,潮阳区将目光瞄准高端专业市场、区域物流、文旅消费等重要领域,部署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力提升“贸”的水平。

  建强高端专业市场。以汕头国际纺织城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为依托,以和平、谷饶、贵屿为中心,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产业带”和“前店+中厂+后仓”模式,力争打造全球最大的针织面料、贴身衣物交易中心,逐步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

  打造区域物流枢纽中心。不断完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华电汕头电厂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加快圆通速递广东(汕头)智创园、广二轻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枢纽建设,推动粤东三科农商城建成全面投产。

  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推动潮阳英歌舞等非遗文化通过市场化商业化方式传承焕新发展,推动非遗与“互联网+”、商贸文旅融合发展,以节庆活动大型汇演、常态化商演有机结合的方式,持续打造千年古县文旅品牌。加快推进花伴湾、吉之旅祥和乐园建设,培育“文旅+”、乡村休闲产业等新业态。

  做好“聚”的文章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产业平台载体是重要抓手。今年,潮阳区将牢牢把握省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契机,全力推进总面积超2.5万亩的“一城三园区”建设。

  在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上,潮阳区明确“一城三园区”具体建设任务,即汕头国际纺织城基础配套工程市政部分9条道路全部通车,水利部分启动建设,东明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海门产业园区纺织印染中心高标准中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滨海大道(华能—华电段)建成通车;金浦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梅中路入片区段、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TCL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项目配套道路北侧建成通车。

  去年潮阳区新增工业用地2489亩,完成“工改工”1015亩,均创历史新高。今年潮阳区将乘势而上,继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用好用活标准地、带项目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和“工改工”项目改造,力争全年新征收工业用地超1000亩,实施“工改工”1000亩以上。

  与此同时,潮阳区将加快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推动与深圳龙华共建产业园区各项工作,积极争取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和汕头国际纺织城纳入省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

  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肖树鹏安全配资